全国生猪价格整体上升趋势

夏健霄
导读目前生猪周期底部的上涨特征是明显的,随后的生猪价格将继续上涨。然而,根据2021年下半年可繁母猪生产的数据,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生猪销售量相对充足,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将难以上涨超过第二季度。
6月中旬之后,生猪养殖业开始逐渐恢复亏损多时的盈利。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生猪周期底部的上涨特征是明显的,随后的生猪价格将继续上涨。然而,根据2021年下半年可繁母猪生产的数据,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生猪销售量相对充足,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将难以上涨超过第二季度。
短线大涨。
最近,价格上涨了一点。一公斤可以卖出七八元。那些养得好的人基本上不会损失太多。在一年多的亏损期后,河南省养殖业散户投资者李华(化名)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看到近几个月生猪价格的上涨,同行们觉得市场很好,你可以买一些猪宝宝来赚钱。
从今年3月中旬到6月中旬,全国生猪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卓创信息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生猪价格震荡上涨已持续三个月,最大涨幅为42%。
搜猪网的数据也显示,截至6月21日,全国瘦肉猪平均出栏价格为16.33元/公斤。此时,价格低于3月21日11.8元/公斤,涨幅近5元/公斤,涨幅属于中等水平。
在期货市场上,6月21日盘中上市以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209创新高,达到19970元/吨,与3月17日最低16080元/吨相比,这一价格也上涨了24%以上。
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表示:目前,总体而言,价格接近成本线水平,但尚未完全摆脱亏损。对于一些成本较高的企业来说,成本线一般为17-18元/公斤,因此目前的价格属于接近成本线的。
从2021年到2022年3月,随着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粮食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养猪业进入全面深度亏损,直到2022年4月下旬,全国生猪出场价格达到15元/公斤以上,猪粮价格才能走出之前已经持续9周的过度下跌预警区间。
但是,目前自繁自养模式下的养殖户还是在盈亏平衡线以下。
截至2022年6月17日当周,东吴期货价格为5.63%,环比上涨2.36%。
本周,外购仔猪模式生猪养殖利润为-119.45元/头,环比上周同期上涨37.18元/头;外购仔猪模式生猪养殖利润为85.38元/头,环比上周同期上涨38.14元/头。
去年,我们在养猪方面损失了很多钱,所以很多家庭在今年春节前就放弃了养猪。只有我们这些老家庭仍然坚持养猪。现在看看市场。每个人都在讨论更多的饲养,但仔猪的价格也很高。李华承认,虽然他们主要是自我繁殖和自我繁殖,但许多母猪在这一轮周期性低谷中被淘汰,短期内难以弥补生产能力。看到生猪价格稳定上涨,她和她的同龄人也计划购买育肥仔猪。然而,3月份每头只有四五百元的仔猪现在涨价了200多元。
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第3周,全国仔猪均价为36.01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2.2%,但同比下降31.7%。本周全国仔猪均价为16.13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1.6%,同比上涨6.6%。
有足够的供应。
国内生猪市场第二季度仍处于需求淡季,但短期上涨幅度超过市场预期的40%。
通过价格反馈,可以确定本轮生猪周期已基本见底。卓创分析师孙伟杰认为,今年3月中旬以后,生猪价格可以上涨40%以上。首先,生猪价格处于低谷,其次,收集和储存的情感支撑作用,第三,养殖成本和未来看涨预期共同支撑了养殖端的销售,导致分阶段销售的减少。今年下半年,生猪价格能否大幅反弹,主要取决于母猪和生猪的数量。
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5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192万头,环比上升0.36%,同比下降4.73%,较去年6月最高点下降8.15%,高于农业部公布的正常水平。
而且,2022年5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107.55万头,环比增长1.23%,同比下降13.61%。
孙伟杰认为,从2022年4月到现在,繁殖端压栏不愿意出售,延迟出栏的情况比较普遍,本应该在4-6月出栏的猪推迟到6月以后出栏。
目前,生猪价格刚刚上升到养殖成本线以上,预计下半年市场上涨的情绪相对较重,养殖端压力栏的重量增加可能更为明显。他说,根据预计今年下半年每月生猪出栏量的变化,通过前12期生猪出栏量的月度变化,从趋势上看,今年6月至7月生猪出栏量仍在逐月增加,8月后整体减少,但跌幅不大;从数据来看,6月至12月样本企业每月生猪出栏量为605万头,超过1月至5月平均出栏量的2.37%。因此,预计今年下半年生猪市场供应仍相对充足。
供应充足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生猪价格上涨空间,因为生猪周期底部已经形成,生猪价格上行趋势已经确定。
孙伟杰说,如果需求端在下半年没有明显的力量,生猪价格将上涨40%以上或难以再现。就目前的价格而言,高点可能比每公斤23元更难
冯永辉还认为,随后的猪价总体上保持上涨趋势,但上涨空间不会太大,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生猪市场是否可以摆脱亏损。
他指出,猪的市场价格反弹是一年中最糟糕的淡季消费,这也表明,猪的供应正在减少,短期内价格再次下跌的可能性很小的背景下,随着随后的需求越来越好,供难以在短期内显著增加。然而,后续生猪价格的上涨主要取决于消费的恢复。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