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云百科的客服小云,我来为大家解答有关想提高创造力?动动眼睛就能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相当难以捉摸,但科学家还是找到了一些实证有效的线索。虽然负责打破常规思维的主要是大脑右半球,但有证据表明,大脑左右半球间协同合作可能会带来最好的结果。大脑的左右半球存在一种既定的规则,那就是左半球会对右半球发散性的头脑风暴进行逻辑检验,科学家表示,正因如此你才会冒出创意非凡而又实际可行的想法。事实上,发表在《大脑与认知》(Brain and Cognitio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增强大脑左右半球之间的交流程度时,你的创造力就会增强。研究人员找来62名受试者完成一项创造性的任务:必须在一分钟内尽可能多地想出常见物品(比如回形针、铅笔、鞋子等)的其它用途。转动双眼,认知,思维在完成了这个初始任务之后,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转动他们的眼睛,跟随一个目标物从左到右水平移动30秒。此前的研究认为这种练习可以增加大脑半球之间的交流。然后,受试者又执行了一次创造性任务。结果令人惊讶,相比只是看着前方的对照组,左右动眼的受试者想出了明显更多的日常用品独特用途。所以,当你绞尽脑汁思考着假期去哪玩,或者给未来的孩子起名字的时候,不妨试试左右转动双眼的方法,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它可以增加你大脑半球之间的互动,从而增加你想出的选项数量。
大家好,我是云百科的客服小云,我来为大家解答有关冥想会改变大脑结构?过去五年内,不断有研究人员发现正式的内省练习会引起真正的生理变化,冥想的益处由此收获了来自神经科学的新证据。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科学家让16名受试者接受为期8周的正念冥想项目。这种类型的冥想集中锻炼感官和感觉的非判断性意识,每位受试者每天练习约30分钟。感官,意识,大脑成像在接受训练前后,研究人员对每位受试者都进行了大脑成像图,他们发现,受试者大脑的海马灰质密度增加了,海马区主要负责学习和记忆。他们还看到杏仁核密度下降,这一区域则负责处理我们的焦虑和压力响应。而没有发生变化的一个区域则是岛叶,这和我们的自我意识相关。研究人员推测长期冥想训练可能会影响这一区域。上述种种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相比十几年前的科学认知,大脑实际上更具可塑性;第二,我们平静或焦虑的感觉,可能与我们大脑内的真实结构相关联。
大家好,我是云百科的客服小云,我来为大家解答有关人类为啥能喝“牛”奶?这揭示了我们仍在演化的事实“成人和婴儿消化牛奶的能力实际上得益于乳糖酶的表达。”在华盛顿举办的科学促进会(AAAS)会议上,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萨拉·蒂什科夫(Sarah Tishkoff)如此讲到。他谈论了过去9000年内不同人种乳糖耐受性的演化,最后讲到:“无法表达这种酶的人就不能消化这种复杂的糖。”乳糖耐受性的演化究竟有多重要?我们能用具体数字来表示吗?“选择压力(selective pressure)相当明显。实际上我们估计(选择系数)在10%左右,所以本质上如果你有乳糖耐受基因,你就可能比其他人多10%的后代。”遗传,乳糖耐受性,演化有多强大呢?让我们看一下种群遗传学,看看个体的某一性状在一个种群中的传播速度有多快,你就会明白10%的繁殖优势意味着什么:数学分析表明,只需在100代以内,这样的性状能够在种群中95%的个体内找到。对人类来说,这段时间还不到2000年。“我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人类还在演化吗?我想说这个答案绝对是肯定的。”
大家好,我是云百科的客服小云,我来为大家解答有关人体能忍受多高的温度?科学家和其他观察家对极端高温和高湿度(以“湿球温度”衡量)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感到震惊。在2022年5月和6月热浪席卷南亚期间,巴基斯坦雅各布巴德记录的最高湿球温度为33 6摄氏度(即92 5华氏度),德里甚至记录到接近人类能承受的湿热的理论上限值。人们经常提到201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该研究估计,湿球温度35摄氏度(在湿度为100%等于95华氏度,在湿度为50%时等于115华氏度)将是安全上限,超过该上限,人体将无法通过蒸发身体表面的汗液来降温,以保持稳定的身体核心温度。直到最近,科学家才在实验室环境中对人体进行了这一限值的测试。这些测试的结果显示了更令人担忧的事情。过热,人类正常活动,影响过热将影响人类正常活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SU)“H E A T ”研究项目为了回答“多热才算过热”的问题,我们将年轻健康的男性和女性带入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Noll实验室,在受控环境中研究人体的热应激情况。这些实验研究了哪种温度和湿度的组合将对最健康的人产生危害。每个参与者都吞下了一个小的遥测药丸,这可以监测他们身体深处或核心位置的温度。然后,他们坐在一个试验室内,模拟日常生活中幅度最小的活动,例如烹饪和饮食。研究人员缓慢地增加试验室中的温度或湿度,并监测受试者的核心温度何时开始升高。使人体核心温度开始升高的温度和湿度的组合被称为“临界环境限值”。低于这个限值,身体能够随时间保持相对稳定的核心温度。超过这个限值,核心温度会持续升高,长时间暴露会增加与热相关的疾病的风险。当身体过热时,心脏必须更加努力地将血液泵送到皮肤以散发热量,而此时如果人体也在出汗,体液就会减少。在最严重的情况下,长时间暴露会导致中暑,这是一个危及生命的问题,需要快速降温和治疗。我们对年轻健康的男性和女性的研究表明,这个环境上限甚至低于理论上的35摄氏度。该环境上限更接近31摄氏度(即88华氏度)的湿球温度。这相当于在100%湿度下的31摄氏度或在60%湿度下的38摄氏度(即100华氏度)。干燥和潮湿的环境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热浪正在接近甚至超过这些限值。在炎热、干燥的环境中,临界环境限值不是由湿球温度定义的,因为身体产生的几乎所有汗液都会蒸发,以使身体降温。然而,人类可以出汗的量是有限的,而且我们在较高的空气温度中会吸收更多的热。请记住,这些临界值仅仅是为了防止你的体温过高。即使是较低的温度和湿度也会给心脏和其他身体系统带来压力。虽然超越这些限值并不一定是最坏的情况,但长期暴露可能会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弱势群体面临更多危险。现在,我们的实验重点已经转向对老年男性和女性的测试,因为即使是健康的衰老也会使人们的耐热性降低。再加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以及某些药源性疾病的增加,可能会使他们面临更高的健康风险。65岁以上的人约占热浪伤亡人数的80%-90%。如何保证安全在高温环境下,保持充足的水分和寻找凉快的地方(即使只停留一段时间)很重要。虽然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扩建“纳凉中心”,以帮助人们逃离酷暑,但仍有许多人将面临这些危险的情况,没有办法给自己降温。即使是那些能够使用空调的人也可能不会打开空调,因为能源成本高(这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很常见),或者因为热浪或野火期间的大规模停电,这在西部变得越来越普遍。最近一项针对非洲热应激的研究发现,随着非洲热带和沿海地区变得更加潮湿,未来的气候甚至不利于使用低成本的冷却系统,如“蒸发冷却器”。这些设备所需的能量远低于空调,它们使用风扇将空气在凉爽潮湿的垫子上循环,以降低空气温度,但在高于21摄氏度(即70华氏度)的高湿球温度下,它们会失去作用。总而言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未来的问题。这是人类现在就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正面解决它。
大家好,我是云百科的客服小云,我来为大家解答有关社会压力或可加速免疫系统老化但并非所有免疫系统都以相同速度衰老。我们最近发表的研究发现,社会压力与免疫系统加速衰老有关。压力与免疫衰老,为了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年龄相同的人免疫系统衰老的程度会不同,我们对“健康与退休研究”(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项目的数据进行探索。该项目规模庞大,是针对全美50岁以上人群的代表性调查。研究者们询问参与者自身经历的各类压力源,包括生活事件(如失业压力)、歧视(包括不公待遇和不受照顾)、人生重大创伤(如家人身患重病)及经济压力等慢性压力。最近该项目的调查者收集了部分参与者的血样,并对血中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白细胞就是其中一种)进行计数。这些细胞在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细菌和其他病原体入侵时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大规模调查中首次收集如此详尽的免疫细胞相关信息。血样,参与者,健康与退休研究通过分析“健康与退休研究”项目中5744名参与者(他们既提供了血样,也参与了压力状况调查)的资料,我们发现压力水平更高的人群血液中的“初始”T细胞所占比例会更少,“初始”T细胞为免疫系统抵御未曾接触过的“入侵者”提供了新鲜战力。这一人群的“晚期分化”T细胞占比也会更多,这些细胞已经丧失了与“入侵者”斗争的能力,反而会产生一些诱发有害炎症反应的蛋白。新生T细胞较少,衰老T细胞较多,说明免疫系统也老化得更严重。然而,在控制了不良饮食习惯与锻炼较少这两个因素后,我们发现压力与免疫系统加速衰老的联系有所减弱。这提示我们可以通过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来抵消压力所带来的危害。我们也发现,当我们控制了巨细胞病毒感染史这一因素时,压力与免疫细胞衰老速度之间的联系同样减弱。巨细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病毒,人类感染后多数不会出现症状,但科学家已发现这种病毒会加速免疫系统老化。正常情况下,巨细胞病毒在人体内处于休眠状态,然而研究者们发现压力可以促进巨细胞病毒增殖,这迫使免疫系统调动更多资源来控制重新活化的病毒。长期的感染控制过程会耗竭体内的初始T细胞,这会导致老化的T细胞比例增多,它们在体内循环更容易引发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是导致衰老相关疾病的重要因素。病毒,免疫功能,对抗深入了解免疫衰老我们的研究阐释了社会压力与免疫老化加速之间的关联,同时也指出了延缓免疫衰老几种潜在方法,如改变人类应对压力的方式、改善生活习惯(如健康膳食、戒烟、勤锻炼等)。研发高效巨细胞病毒疫苗也可能有助于延缓免疫系统老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流行病学研究无法完全确定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未来仍需更多研究来确定减压与改善生活方式能否延缓免疫老化,以及压力与休眠病原体如何相互作用,从而诱发人类疾病甚至造成死亡。我们目前也在使用“健康与退休研究”项目中的其他数据来检验这些因素及儿童期不良环境等其他因素如何随着时间推移促进免疫系统老化。“年轻”的免疫系统能够更好地抵御感染并通过疫苗接种给个体带来更强大的免疫保护。免疫衰老也许能解释为什么老年人感染新冠更容易出现重症,接种疫苗后获得的免疫保护也更弱。理解影响免疫衰老的因素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解决健康方面与年龄有关的差异